服务热线
020-123456789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喝奶茶时你还在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吗?去超市采购,浙江还在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吗?剩菜打包,省消受程仍习惯于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吗?……为真实掌握全省禁塑令执行情况,保委浙江省消保委组织消费维权义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消费评价,发布并于3月18日公布了调查结果,禁塑价报整体情况有喜有忧,令调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查体
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率仍较高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下发的验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到2020年底,告替高杭州市、代产度有待提宁波市、品接绍兴市建成区的浙江商场、超市、省消受程药店、保委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发布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此次消费体验采用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就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情况和一次性塑料用品提供情况进行体验。全省体验商场(68家)、超市(89家)、药店(67家)、书店(34家)、农贸市场(32家)、外卖企业(20家)共310家,体验餐饮企业、茶饮店共368家,体验星级酒店、宾馆、民宿共141家。
体验发现,310家商场、超市、药店、书店、农贸市场、外卖企业中,有139家企业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占比44.8%。商场、超市整体情况较好,大部分都已经在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但外卖服务和农贸市场情况较差,基本还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例如,杭州的海王星辰(万家花城店),宁波的华润万家(馨园路店)、欧尚(新星店),绍兴华联商厦中的潮流前线店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体验发现,许多商家对可降解塑料袋的概念存在偏差,尽管已将原先使用的普通塑料袋更换为“PE-HD02”“PE-LD04”塑料袋,但这些塑料袋仍为不可降解塑料袋。
部分商家仍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办法》明确,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县城以上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体验发现,全省109家茶饮店中有31家茶饮店(28.4%)仍在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杭州的鹿角巷(潮王路店)、弥茶(西溪印象城店),宁波的原子咖啡、茶百道(开明街店),嘉兴的茶确幸(八佰伴店)、奶盖贡茶ARTEVSG(八佰伴店)均在此列;259家餐饮企业中有39家餐饮堂食在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包括塑料吸管),占餐饮企业总数15.1%。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餐饮企业堂食已采用可反复利用的餐具(如瓷碗),但其中不少企业仍在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以杭州为例,大华饭店、外婆家(大悦城店)、新白鹿(运河上街店)、赠李白(西湖银泰店)等均在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
《办法》明确,到2020年底,率先在全省星级宾馆、酒店推广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并逐步延伸至其他宾馆、酒店、民宿。
体验发现,141家星级宾馆、酒店中,有57家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占总数的40.4%;33家民宿中12家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占总数的36.4%。杭州的希尔顿酒店(西溪紫荆港店)、全季酒店(凯旋路店),宁波的维也纳国际酒店(江北万达店),金华的开元曼居酒店,湖州的亚朵酒店等超过半数的体验单位,仍在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寻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浙江省消保委采用实体问卷形式开展消费调查,全省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样本1192份。
问卷调查显示,较多消费者尚未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非常普遍,分别有80.54%、73.71%、70.64%的消费者表示,在买生鲜、水果、蔬菜时,买早餐时,在超市购物时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此外,虽然83.45%的消费者表示家中有环保购物袋,但仅有48.24%的消费者表示去商场、超市购物时会随身携带环保购物袋,而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随身携带的习惯。外出就餐有剩菜需要打包时,仅有6.2%的消费者表示会自带打包盒和打包袋,大部分消费者表示会向餐厅购买一次性的打包盒和打包袋。消费者随身携带购物袋,减少塑料用品使用的习惯仍没有养成。
替代产品质量和接受度有待提高。调查显示,禁塑新规下的替代品接受程度普遍不高,且消费者对可降解塑料袋的性能缺乏了解。有36.24%的消费者认为可降解塑料袋不如普通塑料袋,但仍然愿意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有48%的消费者认为纸质吸管不如传统吸管,但仍然愿意使用纸质吸管。针对目前网上价格差异较大的可降解塑料袋,55.79%的消费者表示不能区分它们在可降解性能上的差异。
可降解材料大幅增加经营成本。根据前期市场调研,使用传统塑料袋成本是0.3元/个,而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至少是0.6元/个。同样,对比传统材料,可降解塑料吸管、可降解餐盒的价格也会大幅上升。由此会增加商场、超市、餐饮企业、茶饮店等经营成本,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施本允)
责任编辑:47辽宁沈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 福建省消委会就“快递柜收费”发声:应先征得消费者同意 山东将召回13批次缺陷儿童用品 深圳发布宝马汽车消费评价指数排行榜 北京石景山:对3类餐饮单位开展检查 广西发布药品零售企业远程药学服务规范 山东武城:多措并举织密特种设备安全网 陕西西安市为17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授牌 广西南宁:“互联网+智慧监管”护航学校食品安全 企业促销要规范!上海市消保委约谈百联沪通等5家企业 “人脸识别第一案”:只是看个动物 为啥强制刷脸 黑龙江省7部门联动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口罩玩具为重点!河北启动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广东佛山推5项团体标准 助力放心消费创建 APP青少年模式被轻松破解 防沉迷”防火墙”不硬核 大佬带货掀抢购风潮 旅游直播能走多远? 2023合肥农交会开幕 监管有力度 餐品有温度 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守护隔离点食品安全 砍头息“穿上花马甲”,网贷“变形记”怎么破? 安徽:专项整治防疫用品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消协发展你我描绘”主题征文活动向社会征稿 黑龙江省7部门联动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广西南宁一民办高中涉嫌借疫情乱收费被叫停 青岛万象城打造放心消费示范样板 兼职刷单能赚钱?警方公布刷单诈骗4种新套路 突出7项重点!湖北专项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河北省消保委倡议:经营者诚信经营 消费者理性消费 广西南宁:“互联网+智慧监管”护航学校食品安全 助力“六稳”“六保” “上海品牌”认证实现新跨越 天津市场监管委开展节日安全检查调研工作 广西南宁:“互联网+智慧监管”护航学校食品安全 非法转让小客车配置指标 法院判决协议无效 不要乱点击!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 吉林和龙:多举措强化网络订餐监管 严控高风险!上海加强夏秋季食品经营安全监管 突出7项重点!湖北专项整治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福建出台规则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行为 2023合肥农交会开幕 广东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 山东武城:多措并举织密特种设备安全网 助力“六稳”“六保” “上海品牌”认证实现新跨越 广西南宁一民办高中涉嫌借疫情乱收费被叫停 护航新学期食品安全!上海市场监管局联合教委、公安开展专项检查 青岛万象城打造放心消费示范样板 广西南宁市场监管局约谈13家农贸市场 加速“回血”!从“618”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 广东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 砍头息“穿上花马甲”,网贷“变形记”怎么破? 江西加强大宗消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2020儿童交通安全大会召开 儿童安全乘车手册发布